摄影“视界”的颠覆与重构( 二)

2015-08-05 10:45:45  浏览:4629  作者:时间机器影像中心
二、360全景摄影的语体规律
  全景摄影是一种特殊的摄影创作活动,从使用器材、摄影技术、取景构图、光线应用、影像生成到制作发布等都与非全景摄影有着明显的不同。正是这些特殊性,构成了全景摄影自身独有的语体规律。
  1、 透视节点的一致性
  节点是指相机镜头的光学中心。穿过这一中心的光线,无论来自哪个方向都不会发生折射。就是说,由若干透镜组成的镜头中必定有一个中心,摄影时通过这一点的光线在成像平面上不会产生折射从而改变方向。因而当镜头围绕这一点转动时,从近处到远处的被摄物体也不会发生位移。以我们的眼睛观看物体为例:把手伸到眼睛的正前方竖起食指和中指,调整角度使双眼看到的食指与中指前后重叠在一起。分别闭上左眼和右眼观看,会发现两个指头分别向左和右发生了偏移。之所以会发生位移,是因为人的双眼并不在同一个“节点”上。如果用一只眼睛观看,分别向左右转动眼睛,同样也会发生手指向左和右偏移的现象。一只眼睛观看仍然发生偏移,是因为在转动中眼睛的“节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如果将头部边转动边向前或向后调整位置,在某一位置上会惊奇地发现,两个手指不再偏移而一直是前后重叠的。此刻,就恰恰找到了眼睛的“节点”并以“节点”为中心在转动眼睛。
  非全景摄影无需调校和确定镜头的节点,即使用接片方式制作宽幅照片,一般对节点的同一性也无需太高的要求。而全景摄影需要环拍四周和天地上下,然后拼接成 360×180度的全景平面图片,因此必须首先校准和确定镜头的节点,并以镜头节点为中心进行全景摄影。这样拍摄的一组照片,不管场景中的物体距镜头远近才不会发生位移现象,才可能保证拼接出的全景图片天衣无缝,没有瑕疵。
  2、技术手段的有限性
  非全景摄影可以使用各种摄影器材和表现方法来实现摄影师的无限创意,而全景摄影由于是对整个空间的无缝覆盖,从器材到摄影方法技巧的使用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非全景摄影在镜头使用上有着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题材需要和创作表现的需要选用不同的镜头。既可以长焦,也可以广角,既可以定焦,也可以变焦,既可以微距,也可以移轴,等等,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摄影师的创意水平和艺术表现能力。而全景摄影在这方面就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余地。尽管理论上任何镜头都能够进行全景摄影,但前期拍摄的照片必须经过后期的拼接处理,尽可能拍摄最少的片数而又足以保证后期接片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使用鱼眼镜头是全景摄影的首选。使用鱼眼镜头,一般6-8张甚至更少就能完成一幅全景照片的拍摄,而如果使用焦距50毫米的镜头则需要拍摄上百张照片才能拼接成全景图片。而且,拼接的照片数量越多,拼接的质量也就越难以控制和保证。
  对非全景摄影来说,滤镜是摄影师必不可少的常用器材,通过不同滤镜的使用,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曝光,平衡色温,勾勒出人意表的光影效果。全景摄影则不然,由于使用鱼眼镜头,在非全景摄影中常用的各种滤镜在全景摄影中都无法使用。鱼眼镜头构造特殊,其前镜片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摄影师常用的偏振镜、中灰密度滤镜、中灰渐变滤镜以及其他效果滤镜和创意滤镜都无法在鱼眼镜头上安装使用。
  在非全景摄影中,人们能够自由地调动各种技术手段,诸如变焦、大光圈、精确调焦、准确测光、长时间曝光、布光、补光等可以自由灵活地加以运用,以实现摄影师所希望的意象表达效果。这些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对于全景摄影却难有作为,甚至无所作为。在全景摄影中,环绕我们的世界就是全景摄影所要表现的内容,高光、阴影、逆光、顺光、侧光应有尽有。不能设想使用大光圈突出场景中的某一部分而虚化其余会是一幅成功的全景作品。也不能设想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准确曝光而其将余的景物过曝或欠曝得一塌糊涂会成为优秀之作。
  3、取景构图的整体性
  非全景摄影具有一系列的构图法则,而全景摄影则对这些法则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排除与包容是非全景摄影与全景摄影在取景构图上的最显著区别,摄影人常说的一句话是: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在非全景摄影中,摄影师在取景构图过程中要通过减法思维尽可能减少和排除取景框中影响主题表现的元素,尽可能让画面简洁明了。而360全景摄影的场景是一个周延的360度整体,从天空到地面,场景中的景物大小杂陈,妍媸并存,相机机位一旦确定,构图也就随之确定,摄影师无可选择,只能包容。
  因此,全景摄影既不是非全景摄影的减法,也不是画家笔下的加法,而是对天地四方的整体包容,即镜头所能记录下来的景物一个不少,大小不捐,美丑不弃,兼容并蓄,如实照录。
  4、主体呈现的多元性
  对于非全景摄影来说,一幅照片必须有一个突出的主体,让人们注目其上,流连不舍。非全景摄影如此,全景摄影也是这样吗?当摄影师面对眼前——四周的一切时,首先会努力寻找和确定主体,有时会如愿以偿,有时让摄影师却四顾茫然,找不到或难以确定哪一部分景物作为作为全景的主体。比如,面对群山环抱的美好景色,非全景摄影能够很容易地从整体中选择和确定拍摄的主体。而全景摄影将是群山万木皆入画,哪个是应该表现的主体?面对街区楼群,可能感觉四周环绕的建筑都是需要表现的主体。另一方面,即使选择了场景中的某一部分作为主体,能不能如愿地突出出来?由于距镜头等半径的圆周上所有的景物都是同比例的呈现,摄影师所精心确定的主体在最后的作品中也可能会被淹没其中。
  这就是全景摄影主体表现多元性的特点。世界本来万象,非全景摄影呈现给我们的是被摄影师使用减法排除后的画面,主体一般是唯一的。而在全景摄影里,万象世界表现在作品里是仍然是世界万象,哪一部分是主体,不仅取决于摄影师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由观赏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倾向性确定。更何况全景作品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操控,拉近或放大其中的任何部分,一个可能是摄影师本人并不在意的细节,对特定的观赏者却可能成为引其注目的审美主体。
  5、多种选择的折衷性
  全景摄影是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在多种动态因素之中建立平衡,折衷和妥协贯穿全景摄影以及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在非全景摄影中,摄影师也会遇到选择的困扰,面对光线复杂或高反差的场景,把测光点选择哪儿?不同的测光点测光表会给出不同的读数,选择哪一组读数作为曝光的依据?非全景摄影如此,全景摄影就更为复杂。在晴好天气下,户外全景摄影环拍的四面和天地上下明暗程度各不相同,反差极大,只能在多个不同亮度的部分中寻求平衡,在多个测光数据中作出折衷性选择,让强光区的曝光不至于太过,阴影区的景物也不至于曝光太欠。全景摄影中主体的表现、对焦距离的选择以及构图的确定等同样不能顾此失彼,而必须彼此兼顾,确定一个统筹全局的平衡点。此外,在全景拍摄张数、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以至后期全景图片的调整处理等也都必须进行折衷性的选择,以适合电脑和互联网现阶段的技术水平。
  总之,全景摄影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从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出发,整体统筹,平衡全局,把握重点,折中取舍。
  6、表现范围的高动态性
  任何场景和情况下,全景摄影所面对的都是空间场景的全动态范围,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全景摄影的高动态范围性。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户外摄影,场景的动态范围会非常之高,从亮度最强的太阳到场景的最暗部分光比会达到100 000 000:1甚至更高。意味着,如果要使场景中最亮和最暗的区域都获得准确的曝光,其动态将达到相当于27档以上的光圈范围。
  当然,没有理由一定要把当头的太阳在照片中表现为中灰的圆球,但尽可能地捕获并再现场景中更大的动态范围确乎是每个摄影师的追求。在非全景摄影中,摄影师有着更多的选择权,能够在周围的景物中自主选取某一部分,可以将最亮和最暗的区域纳入镜头,同样也可以将它们其排除在取景框之外。选取的景物可能是场景中光比最大的部分,也可能是较低动态范围的部分。全景摄影则没有这一选择的自由,镜头面对的是整个场景的全动态范围,而且都应该得到较好的捕获和表现。在当前技术所能达到和实现的条件下,使用包围曝光并进行HDR影像处理是全景摄影的必然之选。
  7、创作过程的复杂性
  与非全景摄影相比,全景摄影创作的环节多,过程长,工作量大而且复杂。如前所述,全景摄影的取景构图、主体确定、用光曝光等需要统筹考虑,精心谋划,但这仅仅是全景摄影创作的开始。通常,可以把非全景摄影分作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拍出的照片后期经过软件的调整润饰就基本完成了创作过程。而全景摄影则要经过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才能完成创作过程。前期的拍摄必须做到高水平策划,充分发挥摄影器材的功能,以高水平的摄影技术拍摄出高质量的全景照片。中期接片和修补天、地,必须精益求精,精雕细刻,天衣无缝,不出现任何瑕疵。整片的调整和润饰应达到影调分明,色彩真实,图像清晰,画质优良,能够充分表现全景摄影的创作意图和较高的艺术水平。后期的全景漫游作品制作,应充分发挥所用软件的功能,根据全景作品的内容和特点,恰当设定漫游全景作品的起幅画面、最大和最小视角等。如有需要,还必须精心选择插入的音乐、文字、图片等文件,使之与漫游作品相得益彰。如果是多场景漫游全景,则应该根据表现的需要设计专门的皮肤、漫游地图等,精心确定每一个热点、热区和各个场景间的链接路线,使整个漫游全景作品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