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AR)技术,博物馆应用新热点(一)

2021-01-19 10:23:02  浏览:2294  作者:张美英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浓厚、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度,博物馆便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建立,不仅可以传承文化,使优秀的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同时,博物馆作为一种旅游文化产业,能够与当地经济产生紧密的联系,带动部分经济的发展。博物馆最初成立时只是作为国家或地区物化的发展史,是文化传承的“实物仓库”,发展至今,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其保存自然、文化遗产,传播文化知识,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博物馆进行提升势在必行。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体验式的科技元素,可以将实物场景与虚拟场景有效融合,实现用户与场景间的互动,该项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增加博物馆知识传播方式的趣味性,并有望成为博物馆应用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增强现实技术在中国博物馆领域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国内,AR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应用于博物馆参观中的更是数量有限,且根据博物馆规模与发展状况的不同,AR技术应用的效果也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AR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文物展示、信息互动以及衍生品的开发等方面。

文物展示

文物“复原”

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将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参观者可以透过移动终端设备欣赏已经残缺的文物复原影像,不仅可以减少文物的人工修复痕迹,还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复原大量的文物,缩短人工修复的工期。例如,博物馆内残缺的古器皿虚拟复原等。

情景再现。

除了文物的简单虚拟复原外,增强现实技术还可以展示文物背后故事的情景,即按照一定的主题,结合实景制作和数字化展示技术,把具有情景的展示平台呈献给参观者。情景体验的核心是让参观者体验展示的过程,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如在湖南省博物馆中,游客可以借助增强现实的设备看到“活着”的帛画《车马仪仗图》,看到头戴刘氏冠,冠带系于颌下,风吹动朱领白袖黑紫色长袍,腰间佩长剑的男子,正在检阅自己部属的场面。同时这幅帛画还可以通过3D语音为参观者讲解故事的前世今生,真正让参观者体验这副帛画的魅力。


角色体验。

所谓的角色体验,是指通过虚拟角色,让参观者产生代入感,以此与展品减少距离感,融入到相应的场景中去体验展示的氛围,即将真实场景和虚拟实景叠加在一起,从而再现各种不可能再现的生动场景或是一些无法让参观者实际现场体验的场景。目前,许多博物馆为了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利用虚拟的历史人物充当讲解员,参观者只要借助一定的AR设备,就可以随着这些“讲解员”一起参观博物馆。

信息互动

许多博物馆建立了自己的AR移动终端APP,参观者可以在博物馆中的虚拟文物上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足迹和评价,同时还可以将照片、语音分享至主流社交平台上进行大众互动与参观感想交流等。不仅如此,这些评论还会被永久保存,在参观者下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之前的记录,让其体会到新旧交替,时空穿越的交叉性。并且这种平台式的交流方式,对推动参观者的文明旅游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衍生品

随着AR技术的不断渗透,一些博物馆陆续推出了系列令人“脑洞大开”的文创产品,与流行艺术“牵线对话”,真正实现博物馆也“疯狂”。这些衍生品往往将博物馆中的文化内涵附着于日常生活用品上,进行时尚与生活的混搭,如卡牌、明信片、书籍、日历等。同时这些艺术的“载体”本身也是AR元素的依托,即将这些载体放在手机摄像头面前进行二维码扫描,有关博物馆的数字化内容就会展示出来,让参观者在其他地点也能体验到相关内容。如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的以“三国科技”为主题的AR明信片,明信片的画面显示三国时期一些精巧或庞大的机械设备,借助AR技术,受众可以直观感受这些机械设备的3D动态运作模式,从而直观的了解三国时期相关兵器的知识。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