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技术动态

三维技术手段对文物保护的意义

2020-11-02 19:52:32 原创

随着三维表现手段应运而生,从众所周知的三维动画、三维特效影视大片到世博园中国馆中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利用三维技术进行角色设计、创作与制作,不仅能在影视动画中产生真实的场景与动画,还能赋予中国古代文物全新的展现形式,从视觉上的美感、真实感上大大增加了观者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文物的三维形式展现,能让人们领略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既能感受到原作的古典艺术气息,又能感受到多重视角带来的强烈震撼。   

三维制作技术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展现上有着多次的成功尝试。   

2005年,电视专题片《故宫》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中最让人震撼的参展作品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让文物以其三维视角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观者对中国古代文物的认识有着全新的意义。三维制作技术的不断推进给这些入木三分的三维文物的展现以强有力的支持。    

一、三维制作技术增强观者对文物的了解   

三维展现手法不仅能让观者感受到视觉的震撼,还能增强观者对文物的了解。   

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人们在旅游中所看到的可以说只是其庞大规模的极少一部分,加之很多大殿如中轴线上的太和殿内部更是甚少开放,也不允许拍摄,因此实际上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近距离体验故宫的魅力所在。《故宫》一片从三维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各时期、各角度的故宫,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的紫禁城中,体验到好似作为一名外国使节首次来到中国,进入紫禁城时的那种兴奋与激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普通百姓,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并不多,对于原版的印象也许仅仅停留在“名家作品”、“具有收藏价值”这样的概念上。大众有这样的一种好奇心,当你无法正面感知一种艺术作品时,往往希望能够看到更直观的影像,三维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不仅再现了原版的情景,更能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去观察,让观者有了新的认识,对画面人物细节、景色细节等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这同样激发了观者对原作的兴趣,使得观者更愿意去了解这幅精品。   

数字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如果一直以其本来的形态存在,那么渐渐只会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而已,传统文化、古代文物会越来越脱离大众的视野。从数字媒体的角度,用新颖的形式首先去吸引大众的眼球,才能让大众易于接受,让各个时代的艺术品都以崭新的形式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和认识。   

二、增强对文物的保护作用   

除了增强观者对文物的了解,三维技术对文物的还原,也能够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敦煌莫高窟壁画精美绝伦,但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的损坏,画面已出现严重的褪色和剥落。出于对敦煌壁画的保护,2009年我国家开始从被动性保护逐步过渡到主动性保护,建立起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数字敦煌”。通过制作三维动态石窟壁画影像,能够让人们足不出户感受古代壁画艺术,重塑辉煌时期的敦煌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再例如,IDMT环球数码公司创作的三维动画作品《飞天》是对敦煌莫高窟第320窟阿弥陀经变中四飞天形象的三维再现,飞天婀娜的姿态被三维造型诠释得恰到好处。动画对该壁画的再现,已经从整体到局部一一做了充分的展示和诠释,可以以此减少游人在洞窟的驻足,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光线的照射,起到对壁画的保护作用。   

三、三维制作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对文物的还原程度   

三维制作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视觉上产生的新冲击,都与三维技术的提高、三维特效的采用密切相关。因此,三维影像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其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尤为重要。经过不断的升级与革新,三维软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性已经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其各个系统已经接近成熟,可以完美的展现出中国各时期各阶段,各种形式的古代文物。尤其是已经被破坏被损毁,或者是平面形式的文物,以其三维视角全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能够使观者对中国古代文物有全新的认识。   

圆明园展览馆中有一处让人驻足不前的展品,即是利用了三维技术手段对清代宫廷著名画作《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正大光明”、“勤政亲贤”建筑进行了趣味性且还原度极高的重现。画面呈现的是二维平面效果,遵循了中国古典画作散点透视的作画特点,但又打破了原作中本来普通的日间景色,用日夜交替、雪景等画面大大增强了观赏性,其中,同样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安排了符合当时历史时期、作画特色的清代官员形象,通过三维技术手段模拟了官员上朝前私语、跪拜皇帝时虔诚衷心的姿态,让画卷再现了圆明园繁盛时期的景象。   三维制作技术的不断推进能够给这些入木三分的三维文物的展现以强有力的支持,目前这种对文物的三维展现还不普遍,但是从社会价值和意义上来说具有广阔的前景

标签: 无标签